什么是小麦的白秆病

发布时间:2025-04-18 阅读:

据了解,小麦白秆病在小麦各繁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和茎秆,有两种症状范例。一是局部黑点型。病初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草黄色病斑,四周褐色,后期叶鞘上出现方形角斑,中间灰白色,四周褐色,茎秆上也会出现褐色条斑。二是系统性条斑型。病初叶片基部出现与叶脉平行的水渍状条斑,暗褐色,以后向叶尖扩散,并变成草黄色,病斑边沿色深,呈黄褐色或褐色,条斑愈合后叶片干涸;叶鞘上的条斑与叶片上的相似,一般从茎节扩散至叶片基部,轻时出现1~2条灰褐色或黄褐色条斑,严重时叶鞘枯黄;茎秆上的条斑多出现在穗颈节处,少数出现在穗颈节以下1~2节,症状与叶鞘上的相似。上述季林寄来的病株,症状与局部黑点型白秆病极为相似。

小麦白秆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和越夏。病残体翻入土中后,上面携带的病菌只能存活2个月。病菌生长温度为0~20℃,最适为15℃,25℃时生长受抑。小麦发病后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并释放,然后侵入其他植株,使病害扩散蔓延。该病盛行程度与种子带菌率高低、小麦品种抗病性、开花至灌浆期温湿度高低及田间小天气有关。该病多在四川北部、青海、甘肃及西藏等高寒麦区发生,背阴麦田、温度偏低、湿度偏大时发病重。青藏高原7~8月多雨、气温偏低,该病易盛行。

上一篇:小麦免耕播种不会减产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