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苗情特点
按照气候资料分析,滑县2007年10月1日―2008年2月10日积温累计756.1℃,分别较2006年和常年减138.4℃、19.6℃;负积温累计92.2℃,分别较2006年和常年增51.1℃、55.3℃℃;降水量合计63.9mm,分别较2006年和常年减12.5mm、30.1mm;日照累计461.2h,分别较2006年和常年减59.7h、92.2h。针对去年播种以来有效积温少、降雨量少、光照少、低温连续时间长“三少一低”的天气特点,致使小麦个体生长量小、单株分蘖多、单株次生根少。据越冬期调查,一类苗亩整体64.6万,比上年减3.8万,比常年减4.3万;单株分蘖3.4个,比上年减0.4个,比常年减0.3个;单株次生根4.1条,比上年减3.4条,比常年减1.2条;二类苗亩整体53.4万,比上年减2.2万,比常年增4万;单株分蘖2.9个,比上年减0.3个,比常年增0.5个;单株次生根3.4条,比上年减3.4条,比常年减0.1条;三类苗亩整体35万,比上年减7.4万,比常年增1万;单株分蘖1.6个,比上年减0.4个,比常年增0.4个;单株次生根2.7条,比上年减1.3条,比常年增1.2条。按照越冬期天气前提对小麦生长不利前提因素,我县及时召开专家会商会,拟定了科学均匀的小麦初春管理技术意见,确定了灵活的氮肥后移技术,浇水施肥时间适当提前,提高分蘖成穗率,多措并举,预防倒春寒的管理意见。
二、应对办法
1.因苗制宜,科学运筹肥。生长正常的一、二类麦田返青期使用耘锄进行划锄,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促苗早发,浇水施肥推迟到拔节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5公斤;整体小、长势弱的三类麦田、沙壤土质麦田和出现脱肥现象的麦田在小麦返青后均要抓紧进行浇灌,同时亩埋施碳铵20―30公斤或尿素5-10公斤,增加营养,增加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拔节后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公斤,浇后及时划锄,废除板结。
2.增壮防倒,均匀化控。对整体大于60万的麦田,在小麦生长期,适时化控,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繁育后期倒伏,同时提高小麦抗寒能力。方法是在3月上旬亩用15%多效唑30克,对水25―3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喷洒时一定注意不漏喷、不重喷。
3.抓住机会,防治病虫草害
⑴防治纹枯病、全蚀病:2月下旬小麦返青后,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粉锈宁肯湿性粉剂50―75克对水50―75公斤,对茎基部匀称喷雾,防治小麦纹枯病。对发生全蚀病的地块用15%粉锈宁肯湿性粉剂150克对水75--100公斤,喷洒小麦茎基部,降低小麦后期发病率。
⑵防治地下害虫:发生地下害虫的田块,在危害处用40%的甲基异柳磷乳油800倍液灌根防治,防治面积应适当扩大。
4.科学补治杂草。防除杂草要抓住一个“早”字,以播娘蒿、荠菜、米瓦罐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亩用75%苯磺隆干漂浮剂(商品名盖阔)1―1.8克;以野燕麦、雀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亩用6.9%骠马乳剂60―70毫升或以节节麦为主的麦田用3%世玛乳油25-30毫升;对猪殃殃发生严重的田块用20%使它隆乳油每亩50-60毫升;加水30-40公斤喷雾进行茎叶喷雾防治,喷洒时做到不重喷、不漏喷。
5.多措并施,预防冻害。小麦拔节后,对低温的抵御能力清楚下降,而初春又多有寒流,小麦常会遭受区别程度的晚霜冻害。所以营努力关注气候变化,在寒流降临前及时灌水,调节近地面层小天气,防御初春冻害;若小麦初春遭受冻害,当即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肥;在小麦生长期亩喷施磷酸二氢钾、天丰素或硕丰481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寒性。
滑县植保站陈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