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麦成穗率抓四点

发布时间:2025-03-16 阅读:

一、后期施肥要增强。加大后期施肥比重是提高成穗率的关键。麦作栽培上的传统施肥,基蘖肥用量过大(占80%左右),往往造成无效分蘖期间旺长。高峰苗控不下来,成穗率低,不利于大穗形成,甚至造成倒伏。近年来高产试验表明:在得到适宜穗数的条件下,在总纯氮量17.5~20公斤的情形下,将基蘖肥用量压缩至50%~60%,具有促进有效分蘖和控制无效分蘖之利。在此基础上,将穗肥比重增至40%~50%,可提高成穗率和每穗实粒数。

二、沟系配套要不错。不错的沟系配套是提高成穗率的保证。小麦繁育期若受渍,种子根短,次生根少,麦苗瘦小,僵而不发,低位分蘖发生率低,造成穗数不足,成穗率低;若中期受渍,上层根少,活力低,茎秆细,分蘖消亡快,最后成穗率低,坚固粒数少;若后期受渍,根系早衰,花后干物质累积少,开花坚固粒低,千粒重低。因此,不错的沟系配套,是当地小麦提高成穗率,培养中后期优质整体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

三、防治冻害要努力。小麦分蘖最适温度为13~18℃。高于18℃分蘖减慢。因此,要密切注意冬天冻害和春季冻害,防止次级蘖受冻停止生长,减少分蘖数,降低成穗率。一是趁早晨露珠未干时,每亩撒施草木灰100公斤,能起到暖苗、补钾恢复正常生长的作用;二是广泛进行一次叶面追肥活动,每亩可喷施0.5%的尿素或3%的硫酸二氢钾。

四、防治病虫要及时。防治麦红蜘蛛,每亩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5%哒螨灵2000倍+10%10%吡虫啉3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小麦条锈病,可用15%可湿性粉锈宁80克兑水25公斤,每隔7天喷雾防治;小麦白粉病,若降雨较多时则发生盛行很是快,可用特普唑2500倍液进行防治。

上一篇:小麦弱苗形成原因及补救办法
下一篇:盐碱地小麦均衡施肥的技术
相关文章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