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什么样

发布时间:2025-03-18 阅读:

小麦锈病又叫黄疸。分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3种。在小麦上发生最广,危害最重的一类病害。小麦传染锈病后,初期在麦叶或麦秆的表面上呈现褪绿的黑点,以后长出黄色或红褐色粉疱,即病菌夏孢子堆,粉疱破碎散出似铁锈的粉末,故名锈病。后期又长出黑色的疱斑或粉疱,即病菌冬孢子堆。各种锈病的详细症状如下:

(1)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叶鞘、秆及穗上亦能发生。最初形成褪绿的条斑,接着在斑内逐渐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堆鲜黄色、卵圆形。比秆锈和叶锈的都小,在叶片上循叶脉纵向排列成线条状,极为齐整,这是此病最典型的症状。后期,表皮稍微破碎,散出鲜黄色粉末,即夏孢子。小麦即将成熟时,在夏孢子堆的内部或边沿形成暗黑色较扁平而突起黑点,排列成行,此黑点不易破碎,即冬孢子堆。小麦苗期叶片上条锈病有夏孢子堆,并不排列成条,初期从原感染点以齐心圆式向四周扩散,后密集成片。

(2)叶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的正面,也能感染叶鞘。夏孢子堆初期呈桔赤色,后期呈黄褐色,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散生在叶片中部或尖端,较秆锈病的小而比条锈病的大,表皮破碎不显著。破碎后散出桔赤色的夏孢子。小麦成熟时,在本来产生夏孢子堆的地方又产生冬孢子堆。冬孢子堆一般产在叶鞘上,有时也在叶片的后面产生;卵圆形或长椭圆形,较扁平,暗黑色,表皮一般不易破碎。在抗病品种的叶片上发生微小变黄而枯死的黑点,不产生或仅产生极微小而发育不良的夏孢子堆,在发生初期,夏孢子堆四周的叶组织一般很少褪色,到后期,麦叶局部或全部变黄枯死。

(3)秆锈病:主要发生在茎秆和叶鞘上,叶片上较少,严重时,也能在穗上发生。最初在表皮下产生棕赤色、长椭圆形或圆形有脓疱状小黑点,略隆起,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不规则散生,发病严重时能彼此愈合成较大的长条形孢子堆,后变为锈褐色,表皮破碎,并向外翻起如唇状,散出大量锈褐色粉末,即夏孢子。抗病品种上有时不产生夏孢子堆,而只显现黄色或褐色的枯死黑点。小麦生长后期,在夏孢子堆的附近或本来的部位产生一种椭圆形或长条形的黑色黑点,即冬孢子堆。成熟后表皮破碎,露出黑色锈粉状物,即冬孢子。

上一篇:小麦麸和次粉的营养分析
下一篇:小麦的最佳收获期
相关文章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