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5-03-18 阅读: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是合用于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高产优质相结合的栽培技术。在冬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氮肥的运筹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为小麦播种前随耕地将一部分氮肥翻耕于地下,称为底肥;第二次为结合春季浇水进行的春季追肥。传统小麦栽培,底肥一般占60%―70%,追肥占30%―40%;追肥时间一般在返青期至生长期。另有的在小麦越冬前浇冬水时增加一次追肥。上述施肥时间和底肥比例使氮素肥料重施在小麦繁育前期,在高产田中,会造成麦田整体过大,无效分蘖增多,小麦繁育中期田间郁蔽,倒伏危险增大,后期易早衰,影响产量和品质,氮肥利用效率低。氮肥后移技术将氮素化肥的底肥的比例减少到50%,追肥比例增加到50%,泥土肥力高的麦田底肥比例为30%―50%,追肥比例为50%―70%;同时将春季追肥时间后移,一般后移至拔节期,泥土肥力高的地片采取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可移至拔节期至旗叶露尖时。这一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塑造旗叶和倒二叶健挺的株型,使单位土地面积容纳较多穗数;创立开花后,光合产品累积多,向籽粒分派比例大的均匀整体布局;能够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泥土深层根系比重,提高繁育后期的根系活力,有利于延缓衰老,提高粒重;能够控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的植株生长,有利于干物质的稳健累积,减少碳水化合物的耗损,促进单株个体健壮,有利于小穗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能够促进开花后光合产品的累积和光合产品向产物器官运转,有利于较大幅度地提高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显著提高籽粒产量。能够提高籽粒中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的含量,提高籽粒中谷蛋白大聚合体的含量,改善小麦的品质。氮肥后移技术有利于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目的的实现。

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结果表明,氮肥后移技术对小麦产量、品质、效益和环境的效应是:一是氮肥后移可显著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采取氮肥后移技术比传统施肥技术可显著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较传统施肥增产10%―15%或以上。二是氮肥后移可清楚改善小麦的籽粒品质。氮肥后移不但可以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还能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按时间,最终显著改善优质强筋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三是氮肥后移减少了氮肥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10%以上,减少了氮素对环境的污染。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是一套使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应好的栽培技术,是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办法和富有特点的常规技术的优化组合,形成一个全新的栽培技术体系。

上一篇:咋为麦田施暖沟肥
下一篇:防治小麦的纹枯病
相关文章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