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播期
“晚播弱,早播旺,适时播种麦苗壮”。小麦晚播,由于气温低,出苗迟,冬前植株小,分蘖少,根系生长发育差,形不成壮苗,麦苗抗寒力削弱;同时,由于冬前低位分蘖少,分蘖成穗率低,亩穗数少。晚播不好,播种过早也不好。因为播种过早麦苗在较高温度前提下生长迅速,幼苗素质嫩弱,不但易受病虫危害,并且分蘖多,整体大,轻易形成旺苗,但旺而不健,干物质累积少,有的在冬前拔节,越冬期很轻易蒙受冻害。因此,要按照品种特性,均匀确定播期。一般矮抗58等半冬性品种,要掌握在10月10-15日播种,弱春性品种,要掌握在10月15-25日播种。
二、播量
在适宜播期内,一般地块半冬性品种每亩播量7-9公斤,弱春性品种每亩播量9-11公斤。假如播期推迟,就要恰当增加播量,一般每晚播一天,播量增加0.25--0.5公斤。播种时要使用播种机播种,要求播量准确,下种匀称,深浅一致,保证播种质量。
三、墒情
足墒下种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关键。“麦收隔年墒”就是强调底墒的重要性。黄墒播种或口墒不足,出苗慢而不齐,分蘖推迟,分蘖缺位,苗瘦苗弱。因此,要做到足墒下种。墒不足的应浇好底墒水,还要保好口墒,以确保一播全苗。对土质粘重、适耕性差、难保口墒的地块,也可先播种,后浇蒙头水。
四、播深。
小麦的适宜播种深度,因天气前提、土质、墒情等情形区别而异。天气干旱、土质松软、墒情不足时,播种可恰当深些,一般播深以4~5厘米为宜;土质粘重,墒情富足的地块,可稍浅一些,一般播深以3~4厘米为宜。播后注意及时填压,弥合土缝,踏实泥土,使种子和泥土精密结合,有利于提墒,早出苗,争齐苗。浇蒙头水的地块,播种要浅一点,待地盘干后及时划耧,废除板结,以利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