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旱半夏方法

发布时间:2025-03-01 阅读:

  旱半夏别名三叶半夏、三步跳、麻玉果,是常用中药材,我国南北均有野生分布。近些年由于人们对荒山地的开垦利用和农田大量使用除草剂,其生态环境遭到毁坏,资源逐年减少,价钱不停上升。据调查,今朝天下十七个药材专业市场上旱半夏商品稀少,已呈现供不应求,市价坚挺在36-42元/千克。因此,人工种植旱半夏市场远景十分辽阔。近年来,我们中药材协会GAP种植基地的有关科技职员经过引种栽培试验,已将野生旱半夏变家种得到成功,亩产量达160千克(干品),除掉本钱开支,亩赢利在3500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引种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种植地的选择。
  旱半夏喜温和湿润天气,耐寒耐荫不耐旱,适合山坡、平地栽培,可与果树间套种,也可与玉米、油菜、小麦等高杆植物间作,以砂质泥土种植最佳,重粘土、低洼积水地块不宜种植。
  二、种植。
  旱半夏以冬天11月至次年春季4月为播种适宜期,播前结合整地,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播种时再耕翻一次,然后整细耙平作畦。旱半夏主要用块茎和株芽繁殖。采取块茎繁殖最好,随挖随栽种,按行距17-20厘米、株距7-10厘米挖穴,每穴栽二至三个块茎,每亩用40-50公斤块茎,盖土不要过厚,以1-2厘米为宜,覆土后如泥土干旱要及时浇水。采取株芽繁殖的则应在夏秋间老叶将要枯萎、叶柄下的株芽已发育成熟时,采取成熟株芽进行条栽,行株距同块茎繁殖一样。
  三、田间管理
  ⑴除草:
  在幼苗未封行前,要及时除草,中耕深度不宜跨越5厘米,以免伤根。因为旱半夏的根生长在块茎周围,根系集中分布在12-15厘米的表土层,所以中耕宜浅不宜深。
  ⑵施肥:
  在苗出齐后,每亩施入1:3的人畜粪水1000公斤,在株芽形成期,每亩施入人畜粪2000公斤,当子半夏露出新芽、母半夏脱壳从新长出新根时,用1:10的粪水泼浇。以后按照生长情形每亩施入腐熟饼肥25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尿素10公斤。
  ⑶病虫害防治:
  旱半夏比较轻易发生的病害是叶斑病和病毒病,防治叶斑病可用1:1:12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喷洒,每7-10天1次,持续2-3次;防治病毒病可用5%石灰乳灌溉,将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虫害主要是红天蛾,防治方法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每5-7天1次,持续2-3次。
  四、采收加工。
  旱半夏的繁育期为180-210天,块茎繁殖按照播种季节区别可于当年或第二年采收。一般于夏秋茎叶枯萎倒苗后采挖,选好天小心挖取块茎,避免损伤,抖去泥沙,放入筐内盖好。不要暴晒,不然不易去皮。加工时先将鲜半夏按大、中、小分级,再分别装入麻袋内,在地上轻轻摔打几下,然后倒入净水缸中,重复揉搓,直至外皮去净为止,再取出晒至全干即可。
  旱半夏一般在春季2~4月播种,由于这时气温偏低,种茎抽芽慢。因此,播前可在室内用温床进行种茎催芽,催芽温度保持在20℃左右,15天便可出芽。也可在室外将种茎置于20~25℃的塑料大棚内,持续处理15天,发现芽鞘发白时将带有芽头的种茎播种到事先整好的地里,覆上地膜,地膜只需覆盖在栽有种茎的行间即可,待苗齐后便可揭去。

上一篇:半夏品种和种类
下一篇:半夏形态特征
相关文章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