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除草要对症下药

发布时间:2025-03-06 阅读:

  近几年,麦田杂草已经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而除草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就要不熟我们正确熟悉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有针对性的选择使用除草剂,把握最佳施药机会。
  1、掌握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把握最佳施药机会:在我国,麦田杂草种类主要有播娘蒿、荠菜、猪殃殃、婆婆纳、泽漆、麦家公,王不留行、田旋花、看麦娘等。杂草有两次出土高峰期,其中第一次一般在冬前,小麦播种后15-20天,即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第二次为次年的3月份,即小麦返青期至拔节前。因此最佳除草期应选择在冬前苗期和次年春季返青期。
  并且,冬天进行化学除草,纵然除草剂在泥土中的残留期长一些,对下茬作物也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冬前进行除草可有效规避因来年春寒而带来的不利影响,此时气温适宜,能愈加有效地发挥药剂的除草功能,且用药量少,本钱会更低。
  2、近几年麦田杂草的种类已发生改变,要对症下药,均匀选择除草剂:多年以来,我国小麦田防除阔叶杂草主要有苯磺隆、2、4-D、麦草畏等药剂,持久用药使麦田阔叶杂草种类发生变化,除草剂的用量越来越大,仿效却越来越差。最近天下各地的尝试表明,苯磺隆和2、4-D单剂对小麦田常见杂草的防效均不理想,而采取两者复配的华阳麦实,不但能单剂轻易产生药害的弱点,并且对各类麦田杂草达到了理想的防除效果。

上一篇:小麦种子选购应掌握四不要
下一篇:小麦播种七分种三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