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后期管理技术

发布时间:2025-03-27 阅读:

小麦生长后期,管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很是关键,在生产管理中应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1.泥土水分的管理挑旗至灌浆期是小麦平生中需水强度最大的时期(此期称水分需求临界期)。这一时期若水分供给不足,小麦穗粒数减少,灌浆速度减慢,子粒空秕,千粒重降低,造成产量降抵。因此,在生产中保持泥土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最为理想。在降雨不能满意的前提下,有水浇前提的应灌水1~2次;水资源紧缺的地方,视墒情在开花期前后灌水一次,以确保小麦在关键时期对水分的需求。

2.泥土养分管理小麦生长后期,小麦长势健壮、叶色墨绿的地块,可不追肥;若前期施肥量不足、叶色淡绿或发黄的,可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8千克,一般用水量控制在50立方米以内。小麦生长后期,根系的养分吸收能力削弱,且常有干热风危害。为保持后期小麦养分的供给,减少干热风的危害,确保小麦子粒饱满,在小麦抽穗至灌浆期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1~2次叶面施肥很是必要。使用效果表明,一般增产小麦5%以上。叶面肥除使用市场上销售的经农业部挂号的之外,有前提的也可以自己配制。配置方法如下:配方一,每667平方米用尿素200克、硫酸钾150克、硫酸锌100克、硼砂50克。配方二,每667平方米用尿素200克、磷酸二铵(一铵)150克、硫酸钾100克、硼砂50克。喷时每667平方米对水80~100千克,进行叶面喷洒。喷洒时间应选择在好天的下午进行,喷后8小时若遇雨,需再喷一遍。

3.病、虫害防治小麦生长后期是多种病虫混合集中发生时期。常见的病虫害有: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颖枯病、全蚀病、根腐病、麦蚜、麦红蜘蛛、吸浆虫等。因此,防治时,可按照本地病、虫发生情形,选用对路药剂混合使用进行防治。防治麦蜘蛛可用73%克螨特2000倍液或0.9%的虫螨克3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麦蚜可用50%辟蚜雾每667平方米8~10克或吡虫啉药剂10~15克对适量水喷雾防治;防治小麦吸浆虫,可667平方米用40%甲基异柳磷150~200毫升加细沙土30~40千克,在4月中下旬的蛹期撒于地面,撒后浇水防治效果更佳;也可在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的成虫发生期,用2000倍的菊酯类药剂喷雾防治。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每667平方米150~200毫升对水75~100千克喷麦茎基部防治,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防治白粉病、锈病可用20%粉锈宁乳油每667平方米50~75毫升对适量水喷雾;防治赤霉病、叶枯病和颖枯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75~100克对适量水喷雾防治,如兼治一代棉铃虫可参加300~400毫升Bt乳剂或50克Bt可湿性粉剂。穗期如遇连阴气候,在小麦扬花后要喷药预防小麦赤霉病和颖枯病。

上一篇:棉茬麦丰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小麦规范化播种的技术
相关文章
Tag: